
大皖新闻讯 钻孔、焊接、自动喷涂、精密检测……经过严格工序,一个个新能源动力电池轻量化箱体“走”下了生产线。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淮北高新区,在安徽国轩象铝科技有限公司,流钻螺钉技术、搅拌摩擦焊工艺等正为众多车企制造更坚固、更轻便的铝合金车身部件。
安徽国轩象铝科技有限公司车间
服务众多车企 打造更强铝合金车身
“这个长方形部件是奇瑞风云A9L车型的箱体,工人正在使用流钻螺钉技术,同步完成钻孔与螺纹成型。”在一条自动生产线前,安徽国轩象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冬向采访团介绍流钻螺钉技术的工艺特性,相较于传统焊接技术,流钻螺钉技术不仅能提升车身连接强度,还能实现车身减重。
而在另一条生产线上,更需要技术工人的参与。“这4台红色机器是搅拌摩擦焊设备,焊接过程中,要由人工进行微型调整和焊接。”江冬表示,搅拌摩擦焊工艺多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通过钻头高温旋转生热,实现铝合金板之间的高温熔化再造,使用这种焊接工艺的车身连接强度更高。这两种焊接工艺,也满足了不同新能源汽车对于铝合金连接的个性化需求。
工人正在进行焊接工作
江冬表示,公司从2020年3月成立以来,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储能PACK以及清洁能源开发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商用车、乘用车、物流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我们的主要客户有奇瑞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大众、一汽、北汽、上汽等车企。”江冬介绍,2024年公司营收超过15亿元,今年营收预计达到17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聚势提速
“淮北地处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四省交界,有着比较完整的铝基产业链体系。”江冬表示,这是公司选择落户淮北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安徽国轩象铝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皖北首家新能源动力电池轻量化箱体制造基地。
采访团成员听取讲解
近年来,淮北市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四大优势产业,不断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淮北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库企业37家,今年1—9月累计营收100.8亿元。
聚焦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铝基零部件等细分领域,淮北市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截至目前,新签约亿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项目26个,总投资48.39亿元。年产30万辆的奇瑞高速电摩项目、年产300万台的新能源汽车空气滤清器生产线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采访团在安徽国轩象铝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以来,淮北市争取新能源汽车产业省级引导资金930万元,其中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资金857万元,支持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3万元。持续优化车管服务,设立新能源汽车业务专窗,实现号牌本地即拿,开通企业绿色通道,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5485辆,占机动车总量8.22%。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吴碧琦 文 见习记者 胡伟民 图
编辑 崔恒
【来源:大皖新闻】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